更新日期:2008/07/03 17:24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

半數國人愛呷「重鹹」!根據調查,半數國人在過去一週內都有吃醬菜、豆腐乳、鹹魚、臘肉、洋芋片、泡麵等含鹽分較高的食品,近7成民眾購買包裝食品時,不會注意包裝上的標示,其中男性又比女性更容易疏忽,不知覺吃進更多的鹽份。




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4322位18歲以上民眾進行電話訪查,結果顯示,過去一週內半數國人都吃含鹽份較高的各類食品,其中女性近4成2的女性有攝取含鹽食品,而男性更高,有近5成3吃進含鹽食品。




調查顯示,僅有2成民眾在購買包裝食品前,會常注意包裝上所標示鈉的含量,男性又比女性更不會在意。




調查指出,9成以上的民眾認為高血壓患者平時飲食需要限制鹽分,但仍有近4成的高血壓患者過去一週內,至少有一天以上吃含鹽份較高的食品,不過值得憂心的是,有近6成的高血壓患者則從來不去注意包裝上標示的鈉含量。




依據1993至199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,台灣男、女性每日鈉攝取量分別為3821毫克及3569毫克,皆高於國人鈉鹽攝取的建議量。應攝取多少鹽份為準?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2400毫克(即食鹽6克)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小學生吃鹽過量 每日逾10公克



更新日期:2008/07/04



〔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〕鹽類攝取過量會引發高血壓、腎臟病等多種慢性病,成人每日不宜攝取超過六克(兩千四百毫克鈉)、兒童不超過五克,但最新調查提出警訊,我國國小學童平均每日吃的鹽已超過十公克,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應改善學校營養午餐油鹽含量,也必須稽查坊間食品對鹽分標示不清,教育部及衛生署卻未正面承諾改善。




衛生署昨發布調查指出,四成二的女性在過去一週吃過高鹽的食物,而男性更多,有五成三的男性在過去一週吃過高鹽食物。




該份調查中的高鹽食物,包括醬菜、豆腐乳、鹹魚、臘肉、洋芋片、泡麵等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根據董氏基金會一份尚未發表的調查發現,國人食物中最常見的鹽類來源,其實依序是湯、油鹽拌主食、加工食品。




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,根據國人的用鹽習慣,不管在家中或外食,隨便喝兩碗湯,就會超過每日鹽類建議攝取量;油鹽拌主食含鹽量也很驚人,包括義大利麵、焗飯(麵)、炒飯(麵)、披薩等。




根據新出爐的國民營養調查顯示,我國國小學童一天平均吃掉四千毫克以上的鈉、相當於超過十公克的鹽,是歐美建議上限的兩倍。董氏基金會曾建議學校營養午餐應減少油鹽拌主食與湯品的供應,但教育部並未正面回應。







政府無減鹽政策


歐 美正積極推動減鹽運動,英國政府更與醫界、食品業者合作,要在二○一○年前,達成每日鹽類攝取量低於六克的目標。但我國政府至今對國人減鹽目標、學童營養 午餐減鹽、加工食品減鹽等議題,卻尚無具體對策與目標,昨日在衛生署減鹽宣導活動上,國民健康局官員不是說要「循序漸進」,就是說「這應該問食品衛生 處」。




「政府應將鈉與食鹽的計量方式講得更清楚!」許惠玉說,市售食品是標示鈉含量,兩千四百毫克(二點四克)就會過量,許多民眾卻把鈉和鹽搞混,以為吃鈉六克(六千毫克)才會過量。




此外,食品標示的可信度也被質疑。根據董氏基金會私下調查,市售食品脂肪、鈉含量標示低報的問題嚴重,尤其是餅乾、泡麵、蜜餞、火鍋料、罐頭等,呼籲衛生署除對廠商進行勸導,也應積極稽查與開罰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n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